普瑞巴林具有显著的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潜力,成瘾性强,仅次于阿片类药物。
普瑞巴林引起的成瘾,来源于焦虑去除——那么越焦虑的人就越会成瘾
普瑞巴林严禁与金刚烷类(烷胺类)、谵妄剂联用
普瑞巴林是神经递质γ-氨基丁酸(GABA)的一种衍生物,属于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,是一种加巴喷丁类化合物。它在结构上与GABA相似(又名β-异丁基-GABA),但其药理作用机制与GABA受体无关。俗称:pr80 (源于普瑞巴林读音)
普瑞巴林主要以胶囊形式销售,常见规格为75mg。品牌如齐鲁制药、重庆万玮药业、江苏恩华药业 (赛维)、辉瑞 (乐瑞卡/Lyrica - 原研药)等。
普瑞巴林在许多国家被列为管制药品,受到严格管控。中国对普瑞巴林的管控相对不严格,但已有官方媒体(如中国禁毒报)关注其非医疗使用问题,未来可能加强管制。
普瑞巴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上的 α2δ-1亚基(有时被称为加巴喷丁受体)结合。这种结合导致以下效果:
普瑞巴林常用于治疗:
普瑞巴林可引起多种精神效应,根据剂量和个体差异而不同:
通常起始剂量为75mg,每日两次或三次,或150mg每日一次。根据病情和耐受性可逐渐增加至每日最大推荐剂量600mg。
以下剂量分层基于无耐受性的60kg个体,以75mg胶囊为1t:
注意:
个体体重(kg) / 60kg * 标准剂量)。pr80的耐药性增长极为迅速,长期od会轻而易举的摧毁你的肾脏,会引起蛋白尿,血尿,甚至是肾衰竭
od pr80有着强于bdz类药物n倍的效果,例如:抗焦虑,镇静(这药似乎还能用于治疗失眠),且焦虑越强,成瘾性越强,因为普瑞巴林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功能,使大量p物质无法通过钙离子通道与NK–1受体结合,以达到抗焦虑,减少疼痛的功能,但是药效结束后,身体依赖于pr80阻断p物质释放,导致身体无法有效的阻断p物质,导致大量p物质与NK–1受体结合,产生更严重的焦虑(长期大量服用也有可能产生疼痛)
pr80 一定要逐渐撤药,不能心急,预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慢慢停药,吃的越久剂量越大撤药过程就越久,你要知道减量法是为了成功撤药,所有的精神活性物质都需要慢慢停药,否则会有严重的戒断反应令你难以忍受,从而导致反复成瘾,功亏一篑
普瑞巴林具有显著的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潜力,成瘾性强,仅次于阿片类药物。成瘾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抗焦虑和欣快效应有关。对于本身焦虑水平较高的人群,通过抑制P物质(与疼痛和焦虑相关)带来的缓解作用可能更容易导致依赖。药物作用消退后,可能出现反跳性焦虑,驱使再次用药。
突然停用或快速减量普瑞巴林可能导致严重的戒断症状,通常在停药后24-48小时内出现,可持续数天至数周,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相关:
必须缓慢、逐步减少剂量,避免突然停药。减量过程需要数周甚至数月。
可以使用作用机制类似但效力较弱的加巴喷丁进行替代,然后逐渐减少加巴喷丁剂量。这是主要的应对策略(类似用美沙酮戒断海洛因)。剂量换算参考:1t加巴喷丁(通常指300mg规格)约等于0.1t普瑞巴林(75mg)。
可使用抗焦虑药(如苯二氮䓬类短期使用,需注意其自身依赖性)、抗抑郁药(如SSRIs)、助眠药物缓解相应症状。
茶氨酸、非甾体抗炎药(如洛索洛芬,缓解疼痛)、拉莫三嗪(缓解疼痛)可能有助于戒断。
金刚烷胺 (Amantadine): 严禁与普瑞巴林在高剂量下联用。虽然有报告称低剂量(如普瑞巴林≤8t/600mg,金刚烷胺≤4t/400mg)联用可能无严重事件,但高剂量联用(如普瑞巴林>8t,金刚烷胺>4t)已有多起导致昏迷、抽搐、住院抢救甚至长期后遗症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。
抗胆碱能药物/谵妄剂: 严禁联用,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。例如,不能使用茶苯海明(一种抗胆碱药)来止吐。
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: 与酒精、苯二氮䓬类药物、阿片类药物等联用会增强镇静、呼吸抑制和认知损害的风险。
其他降低癫痫阈值的药物: 联用可能增加普瑞巴林od时的癫痫风险。
加巴喷丁 (Gabapentin):
苯磺酸克利加巴林 (Clemastine Fumarate):
苯磺酸克利加巴林(Clemastine Fumarate)是一种由普瑞巴林的衍生物改良而来的药物。在化学结构上,它和普瑞巴林非常相似,属于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类药物
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症与普瑞巴林比较相似,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癫痫等中枢系统相关的疾病。但克利加巴林的某些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有所优化,使其临床表现更加稳定
医学剂量吸收与半衰期:
稳定性:
可以说,苯磺酸克利加巴林是普瑞巴林plus版本,加巴喷丁是普瑞巴林的削弱版本
低剂量普瑞的前提是完全不耐药




社群中有普瑞巴林和金刚烷胺同时od会发生严重相互作用的传言,然而报告35和报告36并不支持这种说法。但即使没有相互作用也不建议od这两种药物。金刚烷胺本来就不适合od。
普瑞烷胺和金刚烷胺同时od的报告汇总
主编姑且认为普瑞巴林和金刚烷胺合用的最大安全剂量,为两者每日最大医学剂量以单次od[1],即普瑞巴林不超过8t,金刚烷胺不超过4t。
归根结底,总之是剂量惹的祸,而不是药物本身问题。这也与本文主题————低剂量普瑞巴林与od普瑞巴林的巨大差别相吻合。
巴氯芬+褪黑素+黑咖啡
1,4 丁二醇
现在看来,不出社群所有人意料,在右美沙芬单方制剂管制以后,普瑞巴林完全占据了DXM原先的社群生态位,彻底继承了DXM的衣钵,正在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DXM第二。共同点如下:
1.两种药物连续使用都有明显的药物耐受
2.两种药物都有显著的个体差异
3.两种药物在低剂量医学剂量下都是良药(DXM除止咳外,复方Auvelity抗抑郁实际剂量也与止咳剂量相同,而普瑞巴林正如前文所述,低剂量即可抗焦虑)
4.两种药物OD或者联用其他药物,都能把人送进医院,隔三差五就会出现相关报告
5.两种药物都是解离剂,只是具体机理稍有不同(DXM为NMDA拮抗剂,普瑞巴林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)
6.除解离外,OD两种药物都会有一定兴奋(DXM的兴奋性来自SNRI,普瑞巴林则是解除社交焦虑,从而社交增强e人体验卡)
7.两种药物都有依赖性(DXM几乎没有身体依赖[2],但心理成瘾性同样不容小觑,普瑞巴林则直接具有身体成瘾性)